美研究发现: 一种天然干扰素可有效对抗H7N9
发布日期:2014-11-19
H7N9流感病毒在中国已经超过130人感染,导致43人死亡。中科院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的基因溯源研究表明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美国学者表示他们研发的一种新型干扰素“Alferon N”可以减小H7N9流感病毒的蔓延。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的基因溯源研究显示:由鸽子或者雀鸟等禽类引起H7N9流感病毒在中国已经超过130人感染,导致43人死亡。病毒基因来自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针对该种变异的药物治疗日前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取得一定进展,该大学的Juergen Richt教授表示有望对抗这种致命的病毒。Richt是美国国土安全部人畜共患动物疾控中心(CEEZAD)主任,业内公认的人畜共患病专家,他之前发表了大量有关流感病毒产生机制和爆发时机,以及对宿主的适应性等文章。本次相关研究“一种新的抗H7N9流感病毒药物的产生:基于一种天然Ⅰ型干扰素(IFN-alpha)传染防治及感染治疗的临床学研究(Emergence of a novel drug-resistant H7N9 influenza viru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otential of a natural IFN-alpha for infection control and treatment)”将于1月下旬发表在Expert Review of Anti-infective Therapy的网络先行版中。

天然干扰素抑制H7N9病毒“一箭双雕”

干扰素(IFN)主要由白细胞产生,含有至少14种不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其中IFN-alpha(业界普遍称之为Ⅰ型干扰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肿瘤细胞因子,并且对许多恶性疾病,例如肺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均有显,是目前用于临床治疗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

Dr.Richt表示:由于缺乏现有的对H7亚型流感病毒产生免疫的商业疫苗,抗病毒药物是治疗人类感染H7N9至关重要的工具。

Dr.Richt说:“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含有如金刚烷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一些M2-钙离子拮抗剂,如达菲和瑞乐沙,经常被用作抗病毒药物 ,然而新型H7N9病毒已经对这些药物产生了抗性,因此传统的药物对H7N9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

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采用的完全是一种新型的天然Ⅰ型干扰素,他们称之为“Alferon N”,不仅可以一直抑制野生型病毒的生产,同时还可以阻止能够抗 H7N9药物抗性的病毒的复制。

Dr.Richt补充道:一旦国家批准新型干扰素“Alferon N”用于临床诊断,并通过相应的监管审批过程,将会减缓H7N9流感大蔓延的威胁。

这项研究主要由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公共卫生部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in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美国国土安全部(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和美国Hemispherx Biopharma公司提供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