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孔德兴教授:运用数理医学实践“精准医学”
发布日期:2015-05-27
导读
2015年BFC医疗健康产业商务与融资合作交流会上,有一个特别的路演项目吸引了全场的关注,它就是来自浙江大学数学系求是特聘教授孔德兴课题组研发的数字化肝脏及手术导航系统。
2015年BFC医疗健康产业商务与融资合作交流会上,有一个特别的路演项目吸引了全场的关注,它就是来自浙江大学数学系求是特聘教授孔德兴课题组研发的数字化肝脏及手术导航系统。孔教授在路演中介绍,“通过这款软件系统,医生就像“走进”人体内,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可以像摘苹果一样轻松地摘除肿瘤。”

数学教授如何能研发出指导医学手术的精密手术导航系统?孔教授告诉生物探索记者,“这是运用了数理医学的概念,数理医学是将当代数学理论、高性能科学计算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的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

孔教授进一步解释道,运用数理医学的概念,可以为医生准确地提供人体器官的各种组织、血管等的相对位置,以及各种解剖信息的定量描述,而且能预测诸如老年痴呆症、自闭症、肥胖症等疾病的发生与演化、揭示疾病的发生机理等,从而帮助医生制订准确的医疗方案。

“数字化肝脏及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价值非常大,它可以利用当代数学理论和高性能科学计算,通过普通的CT、MRI等医学数据,在该软件系统中快速定量且准确地看到病灶区和器官的解剖信息,从而帮助医护人员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2010年12月,中国活体肝移植技术首度走出国门,并成功救治了4位危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此举不仅里程碑式地开创了印度尼西亚成人间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的范例,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亚洲国家的肝移植技术和水平,为肝病高发的亚洲地区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而这其中,正是孔德兴带领课题组开发的“数字化肝脏及手术导航系统”软件,为活体肝移植提供的术前评估,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印尼医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生物探索的专访中,孔德兴教授也分享了其项目的产业化进展。为了使导航系统产业化,服务于更多地医生和患者,德尚韵兴应运而生。公司致力于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如3D重建,配准,分割,器官、血管、肿瘤精确定位、布针方案、B超引导手术导航、针头定位算法等。主要应用于早期检测与诊断、术前精准模拟规划、术中实时导航、术后评估。

目前公司将现代数学深层次地应用到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领域,成功开发了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包括应用于活体肝移植术前精准模拟规划的“数字化肝脏与手术导航系统”;应用于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的术前精准模拟规划及手术导航的“精确射频消融肝脏肿瘤系统”;“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甄别系统”等。

关于孔德兴

现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任曾任意大利理论物理国际中心访问科学家、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特约教授、德国Einstein研究所访问教授、美国Courant研究所访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德兴教授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等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解决了一些国际著名的数学问题。1998年获日本国文部省JSPS特别研究员奖励基金,2002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2005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