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今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昨天,新文化记者走进吉林省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长春市传染病医院,近距离采访了艾滋病感染者和医护人员,了解到我省艾滋病感染者数量逐年增加,艾滋病感染者扩展到00后人群,并且已完全由血液传播过渡到性传播为主,男男同性传播感染者在性传播感染者中占比达90%。
先看一组数据
11年时间,10例增至2000例
李锦,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副主任,从事艾滋病诊疗工作整整11年,经她手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已经有2000多例。
2005年,李锦接诊第一个艾滋病感染者时,那时全年艾滋病感染者门诊量在10人左右,领取抗病毒药物还是个位数,11年的时间,这个数据一直在增加,到2016年医院门诊量超过2000人,发放抗病毒药物也超过2000份。
同样在2005年,在入院的患者当中筛查时,一年能查出一两个艾滋病毒感染者,而现在每年在患者当中能筛查出几十例感染者。
李锦说,在最初几年,艾滋病患者都是血液传播的,而现在99%以上都是性传播。“很多人染病后会有发热、皮疹等症状;而有一半的人感染后在8到10年的潜伏期内没有症状,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却具有传染性。”
我国病例65.4万例累计死亡20.1万例
截至2016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累计死亡20.1万例。经性传播已是最主要传播途径,2016年1至9月,新报告经性传播感染者比例达到94.2%。
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病例上升较快
我国艾滋病疫情在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中上升较快。今年1月至9月,新发现15至24岁青年学生感染者和60岁以上老年男性感染者分别为2321例和1.3万例,分别是2010年同期的4.1倍和3.6倍。老年染艾,提醒我国防艾的形势已相当复杂,新老问题和难点问题并存。
怀孕8个月的护士坚持每天和患者谈心
昨天下午,在传染病科,韩丽丽正在与患者聊天,已经怀孕8个月的韩丽丽仍坚持每天和患者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作为一名护士,除了要照顾患者服药、就诊,还得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韩丽丽说,很多感染者得知情况后,都会对社会产生怨气,有的还会有自杀倾向,医护人员这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告诉感染者,不要害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感染者积极起来、阳光起来。”
故事 1
16岁懵懂男孩感染艾滋病病毒
如果不是同伴让他去检查,16岁的李飞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艾滋病感染者,而对于艾滋病,他知道的并不多,“得了这病会怎样啊?”
李飞高高瘦瘦的,白晰的脸庞还有些稚气,穿着一身时尚的棉服,看上去依然很帅气,很小就父母离异,他一个人跟着奶奶长大,“后来奶奶年纪大了,也没人管我,我经常去社会上混!”李飞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个30多岁的叔叔,叔叔对他很好,“让我感觉好像有家人了,有人关心了!”
跟叔叔在一起的那段日子,李飞觉得挺好。直到前几天,叔叔让他检查一下血,结果显示呈阳性,这才知道感染了艾滋病毒。
后来,他才知道叔叔不只有他一个朋友,还有几个朋友。
昨天,他到医院取抗病毒药时,不停地问医生:“是不是得了这个病,这一辈子完了?”
医生给他讲了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李飞了解后,答应医生定时到疾控部门拿药、做检查。
解读
李锦说,以前的患者,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通过输血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最近几年,艾滋病感染者越来越年轻化,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明显增多。最近两年,来就诊的患者当中已有数例00后。现在对艾滋病预防关口应提前到中学,加强对孩子们的教育。
故事 2
研究生感叹:不要像我一样
昨天上午,24岁的王军来医院复查、取药,小伙子高高的身材、大眼睛,戴着眼镜,看上去很帅气。去年他考上了长春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想继续读博,然后干一番事业,可这一切的想法因为一次术前检查破灭了。那次检查,他被查出是艾滋病感染者。
“当时,感觉天塌了,复查还是呈阳性。”王军说,他努力回想着,是谁传染给自己的,可是怎么也不能确认。他一度想自杀,可想想作为家中独子的他,不能让白发人送黑发人,最终接受了这个现实,积极检查、吃抗病毒药物。
王军说,他交过女朋友,发生过性关系。后来,因为好奇,在大三时认识了几个男伴,此后,他们有过多次性接触,“很多人都只是见一次面,连姓名都不知道,发生一次关系后就不联系了。几年下来,发生过关系的男伴少说也有10个,大家看上去都挺健康的,根本不知道是谁传染的。”
“现在只想把学业完成,照顾好父母。”对于自己的情况,他一直瞒着家人和身边的朋友,“我不想别人用有色眼镜看我,我想告诉其他年轻人,不要像我一样,不做好防护,其实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他说,他已经成为防控艾滋病的志愿者,会努力向同伴们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
解读
李锦说,这两年艾滋病感染者中,多了很多在校大学生、硕士、博士,高学历人群感染者有增多的趋势。这些感染者当中,大多数都是男男同性恋者,这些年轻人当中不乏优秀人才,他们中有十多个性伴侣的情况很普遍,很多感染者被谁传染的都不知道。她提醒说,如果发生性行为,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记得要戴安全套。
故事 3
农村小伙感染后,妻子不离不弃
昨天上午,在传染病科,31岁的张明鼓足勇气面对记者的采访。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小伙子,经过几年的拼搏,在长春已安了家,小两口感情恩爱,一心要把日子过好。可今年10月19日,因为发烧引起结核病,到医院检查结果查出艾滋病毒呈阳性。
张明说,他和妻子感情很好,得知检查结果时,他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怎么感染的艾滋病病毒,“前两年输过一次血,其他渠道想不起来了。”拿到检查结果时,他的第一想法就是不活了,可考虑再三还是告诉了妻子,让妻子也做了检查,庆幸的是,妻子并没有感染,更让他感动的是,“妻子知道了我的情况后,一直陪在我身边,安慰我,劝我积极治疗。”
让他思想真正发生转变的是来到医院后。护士韩丽丽已经怀有身孕,但仍在一线帮助艾滋病患者走出病痛,“她安慰我,让我不要害怕,积极配合医生。看着怀孕的护士还在工作,还有家人的支持,我没有理由放弃自己。”张明说,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他的病情有了好转,“将来我还要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呢!”
对于丈夫的情况,张明妻子说,她不想追究是怎么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既然得病了,就积极治疗吧。不过我还是不敢把情况和家里人说,怕他们接受不了。”
解读
李锦说,很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对隐私很注意,不愿透露更多的情况。实际上,现在的感染者大多都是经过性传播感染,而且通过对感染者积极的治疗与干预,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合理指导,通过对新生儿的及时阻断,以及对母乳喂养的适当限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出健康孩子的可能性可达到98%以上。(注:文中艾滋病感染者均为化名)
新文化记者 赵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