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癌症信息中心和癌症帮助联合发表酒精致癌初步数据
摘要:
吸烟致癌,这大家都知道。酒精呢?伤肝伤脑。DKFZ(德国癌症研究中心),KID(癌症信息中心)和德国癌症帮助联合发布的德国癌症统计数据表明:酒精通过其体内降解产物乙醛至少明显升高了六种癌症的发病率。注意了,喝酒致癌!
正文:
朋友家人相聚,生意伙伴会谈,多数时候酒不可少。经常有人站着进去,扶着出来。喝醉难受?过一天两天就好,多数人都不把这个当一会事情。
可酒精进入身体后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身体是怎么解酒?
这要分两步:
第一步,乙醇脱氢酶(ADH)把乙醇(酒精)变成乙醛。
第二步:乙醛脱氢酶(ALDH)把乙醛变为乙酸。
酒精进入血液后,一部分首先被消化道粘膜上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 约80%酒精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依靠乙醛脱氢酶氧化为乙酸,并继续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在高酒精浓度下或慢性酒精中毒者体内,酒精另外还有肝细胞内的P450在消耗氧条件下把它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呼出。
酒精第一累及肝脏,因为解毒过程的主要部分在肝脏中进行。首先肝脏因为脂肪沉积而肿大形成酒精脂肪肝,然后纤维细胞进一步进入形成肝纤维化,再至肝硬化。再就是对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也有不小的毒性
中国人在1000多年前就制造出高酒精含量的烈酒,酒文化根深蒂固,饮酒者自然不愿意看到这个风险。近日,DKFZ(德国癌症研究中心),KID(癌症信息中心)和德国癌症帮助联合发布的德国癌症统计数据表明:德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的饮酒量为136.9升,相当于一个平均大小的浴缸装满。酒精是排在香烟之后的第二大致癌物质。通过其体内降解产物乙醛至少明显升高了六种癌症的发病率。
在德国,每年有超过25万的男性和超过23万的女性被新诊断出来癌症。其中,3.34万男性和2.76万女性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结肠癌在德国癌症统计中排第三位。常态化饮酒明显升高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率。德国癌症帮助的主席认为,很多人大量饮酒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酒精致癌,或者是把这个问题放在脑后。
DKFZ(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KID(癌症信息中心)说,酒精的代谢中间产物乙醛反应活性非常高,容易与很多分子发生反应,包括DNA单体。这样就可能形成癌症。而酒精和它在消化系统的氧化产物乙醛是通过消化系统的粘膜进入血液,消化系统受到的伤害不能避免。再就是消化系统的损伤助长了癌症的产生,如导致了肝癌的前期肝硬化的产生。
德国的统计显示,酒精明显升高口腔癌,咽喉癌和喉结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和肝癌的发病率。女性饮酒还提高了乳腺癌的发病率。大于10%的男性和3%的女性所患癌症是由于饮酒产生。男性的酒精致癌主要是结肠癌,肝癌和上消化道癌。BZgA(德国联邦健康宣传中心)说,每天摄入10克酒精就提高患癌的风险。德国癌症帮助的数据显示,每天10-45克酒精的摄入提高16%结肠癌的风险。谁再多喝,将自己患结肠癌的风险提高41%。
那么,10克酒精是多少呢?0.33一瓶啤酒含13克酒精。一杯红酒里面有20克酒精。DHS(德国成瘾问题总部)说,男性每天的饮酒量不要超过四分之一升红酒或者0.6升啤酒,女性减半。另外每周至少得有两天不沾酒的时间。
个人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特别是中国人早已经离开必须食用腐败变质食物的状态。酒精的代谢能力减弱是进化的必然,强行超过这个界限的酒精摄入会引起各种疾病,包括癌症。这应该也是意料之中的。
本文作者介绍: 巫雪青博士,1964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之后在上海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和化学教学工作。1988年赴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先后学习了天然产物化学和分子神经生化,获得化学硕士与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后在本校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离开波鸿鲁尔大学后,在德国先后从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研发工作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工作。
来源: 免疫细胞研究bio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