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细胞培养技术创建于1907年,历经一个世纪磨练与升华,现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之一。小伙伴们要想在如今细胞培养技术广泛渗透的科学研究领域搞好科研,最基础的细胞株的冷冻保存和解冻复苏技术自然不能忽视!老谈今天给大家把这方面的技术和注意事项加以整理。
细胞冻存步骤:
细胞复苏步骤:
常见注意事项:
-
有关DMSO的一些注意事项:
-
DMSO能够快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中,降低冰点、延缓冻存过程,同时提高细胞内的离子浓度、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减少细胞损伤程度。
-
DMSO在溶解过程中会放热,应先与培养基混匀后再加血清,同时冻存液最好提前配置,DMSO现配对细胞的毒性可能更大;
-
复苏时,要离心去除DMSO,并用新鲜的培养基洗涤1-2次,注意离心的时候速度不要太快;
2. 血清需要比正常养细胞时多加,一般为10%-20%。
3. 解冻时,要尽快将冻存管整体温度上升至37摄氏度,由于冻存管具有一定的厚度,故而可以将水浴锅的温度调至40摄氏度左右,可以缩短解冻时间。
4. 梯度冻存,即可以按照-4℃-->20℃~40℃-->80℃-->液氮的顺序程序性降温。
知识点思维扩散:
1972年,冷冻损伤的两因素假说:冰晶损伤和溶液损伤假说被Mazur等人首先提出,他们是根据中国仓鼠组织培养细胞的低温保存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的。
冰晶损伤假说认为随着温度的下降,细胞内外的水分结冰,所形成的冰晶会造成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破坏并引起细胞死亡。这种因细胞内部结冰而致的细胞损伤即就是冰晶损伤(Intracellular ice damage)。冰晶损伤是由冷却速度过快造成,冷却速度越快,冰晶损伤越大。
溶液损伤解说认为随着温度的下降,细胞外部的水分会先结冰,从而使得未结冰的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升高,细胞膜上的脂质会因长时问暴露在高溶质的溶液中而受到损坏,细胞发生渗漏,导致在复温时大量水分渗入细胞内造成细胞死亡。这种因保存溶液溶质浓度增高而致的细胞损伤被称为溶液损伤(Solution damage)。溶液损伤是由冷却速度过慢,使细胞在高浓度的溶液中暴露的时间过长而造成,冷却速度越慢,此损伤越严重。
来源:解螺旋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