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26日,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the Universidad de los Andes)研究人员发现,为心脏衰竭患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有助于修复受损心脏,改善心脏机能。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协会会刊《循环研究》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来自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健康产妇捐赠的人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作为细胞治疗药物。共选取患者30名,年龄在18—75岁之间,研究人员将他们分为三个小组,第一组使用用于治疗心脏衰竭的最佳药物,第二组(共15名患者)则使用脐带干细胞疗法(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第三组使用安慰剂,作为对照组。
磁共振成像(MRI)结果显示,与接受安慰剂注射的其他患者相比,这15人体内有修复细胞功能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化学物质增加了55倍。他们12个月后心脏泵血的能力比对照组患者高4倍,对生活质量的自我感觉也好于对照组患者,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
在治疗后的一年中,干细胞疗法表现出持续改善心脏的泵血能力,不仅更大的改进了日常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而且治疗过程是安全的,没有副作用或同种抗体的出现。
研究人员们表示:“我们的发现很有前景,首先因为这是非侵入性的方式,对患者来说可以减少很大的痛苦。”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研究人员豪尔赫·巴尔托卢奇的话说:“以药物为主的传统疗法对控制心脏衰竭的效果不够理想,患者最后通常需要接受更侵入式的疗法,例如植入机械式心室功能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
研究人员说:利用脐带干细胞有几个优点,首先,这是一个微创手术。细胞来源容易获得,处理成本相对较低,没有伦理冲突。另外,它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广泛的记录,因为它在一系列的条件下被长期使用,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来源:灵儿 干细胞之家